一、“05方案”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2005年2月1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3月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05方案”)。 根据“05方案”,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不断增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 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力争在几年内,使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有明显改善。要形成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编写出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教材,实现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实践教学规范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和激励机制,确立党的宣传部门与教育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的宏观管理体制,形成关心和支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根据“05方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为:本科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学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6学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学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3学分)等4门必修课,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专科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学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3学分)等2门必修课;本、专科学生都要开设“形势与政策”课,本科2学分,专科1学分。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设置方案,从2005级学生开始,在中宣部、教育部领导下进行试点;从2006级学生开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遍实施“05方案”。 此外,“05方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教材编写、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加强和改进党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等都作了相关规定。 二、我校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 2005年4月,我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广东省“05方案”四所试点高校之一。几个月来,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和社科部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围绕“05方案”的试点做了大量工作。 (一)组织领导 为了保证“05”方案试点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健康运行,根据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原则,学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陈优生研究员和院长邝邦洪教授为组长,党委副书记曾峥教授和学院副院长和飞教授为副组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社科部主任杨迎春教授任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张信副教授任副主任。6月13日,学院党委讨论通过《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试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随后,社科部在学院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采取了一系列落实“05方案”的具体措施,试点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二)工作安排 根据“方案”,6月中旬,社科部对原有的教研室作了调整,成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研室(简称“基础”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简称“纲要”教研室);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研室(简称“概论”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简称“原理”教研室)。新成立的四个教研室的师资队伍在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更加合理。为了给2005级新生上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新课,暑假期间,“基础”教研室和“纲要”教研室多次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认真研读《教学大纲》,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探讨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分工合作查找相关资料。目前,已经撰写出该两门课程的完整备课笔记、阅读书目和复习思考题。 自从被确定为试点单位以来,我们高度重视师资培训工作,引导教师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尽快适应“05方案”的要求。为此,我们派出领导和教师多次外出参加省内外的有关会议与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目前我们正在多方面与外界联系,力争尽早引进3名教授或博士,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根本出路,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了如下教改思路:以增强实效性为目标,切实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系统教学与专题讲授结合起来,课堂教学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同时把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更具有生动的实践性、时效性,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释疑解惑,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之所在。为此,我们尝试在“基础”、“原理”课中实行“2+1” 教学模式,在“概论”课中实行“4+2”教学模式,即本着“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在课堂上少讲、精讲,拿出专门的1或2学时(在《纲要》课中也拿出适量学时),由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主题读书、观看影音资料,组织课堂讨论、辅导答疑,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养成自我学习、自我修养的习惯,促使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深入社会,深入生活,了解国史国情,体察省情民情,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社会实践活动将采取“点”与“面”结合的形式,除了由教师带队统一组织赴实践基地开展专门的活动外,走出校门的“面”上的实践活动一般集中安排在寒、暑假进行,并与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社会实践活动或主题读书活动结束后,学生都要在教师指导下写出规范的调查报告或读书心得体会,并由任课教师给出成绩,该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占到一定比例。我们正在筹划扩建一批相对稳定的实践活动基地,以保证“点”上的实践活动具有典型的教育意义。 在刚刚结束的暑期中,社科部与院团委组织了多批学生社会实践队,在教师的带领下,深入农村、企业、机关、社区开展调研和志愿服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受到很大教育和很好的锻炼。 2、建立专业队伍,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效果。 过去,“形势与政策”课主要由各系分散组织进行,总体效果不好,形式主义严重。经研究,我们决心建立一支专职教师队伍讲授该课程。目前,我们已经组建了一个由市级党政领导和本校教授、博士层次的教师组成的“形势与政策宣讲团”,每人固定一个研究与宣讲的方向(或专题),从本学期开始,采取集中授课的形式为各年级学生进行循环宣讲,以保证“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与效果。11月7日、8日已经在学院体育馆分别对04级、03级举行了两场“形势与政策”专题报告会,受到了良好效果。 3、改革考核方法,探索适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点的考核模式。 总的原则是,注重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将课堂考察与期末考试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考核与主题读书报告、实践活动调查报告和课程论文写作结合起来,将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结合起来,注重教学全过程的综合、动态考核。经与教务处商定,在本学期开设的《基础》与《纲要》两门课程中将试行开卷考试,目前正在酝酿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开卷考试实施细则,注重综合考核,使开卷考试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还将通过科研立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以形成较为科学规范的理性认识。 4、以《西江读书》报为载体,通过主题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我们倡导教师结合自己的课题,引导学生围绕相关主题开展课外读书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西江读书》报,组织全院广大师生交流读书心得,切磋做人体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增添一个文化品位高、贴近学生的育人平台。今年的主题读书活动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前期各项相关工作运行良好。 (四)条件保障 根据《方案》,学院已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我校的重点学科进行建设,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程全部列入学院重点课程进行建设,逐步做到在该四门课中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学管理。 为了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学院决定每年拨出10万元左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专项经费,以解决社会实践活动因经费不足而走过场的问题。 同时,学院不仅支持社科部领导参加省里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还大力支持社科部全体教师集体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调动了广大教师研究省情国情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热情。 三、值得深入探讨的两个问题 实施“05方案”试点工作既是重大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能否以搞好“05方案”试点工作为契机,推动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取决于学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教学方法改革是思想理论课教学的持久动力,加强实践教学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主要途径。 (一)关于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改革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法改革;二是学生的学法改革;三是考核方法的改革。 教师的教法改革,主要应该从丰富教学的过程和环节入手。这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着眼点是要回归到“真正的教育”上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从来都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也一直强调要“教学相长”,目前国内都公认的最有效的教学法就是参与式教学法(或研究性学习法、和谐互动法),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参与。事实上,只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尊重这些公认的基本教学规律,真正按照这些基本规律办事,教学的效果自然会好得多。问题是,目前我们由于师资等等问题,普遍是一种应付式的简化式教学:大班上课、期末考试,省掉了很多中间环节;学生同样是省掉了很多平时的学习环节,期末进行突击复习。这样的教学效果当然会大打折扣。所以,我们提出丰富教学的过程和环节,即教师的教学要精心设计每个过程和环节:包括教师讲授、学生讨论、学生演讲、小论文、小测验、学习笔记等等,就是要回归到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要求上来。如果每个环节都落实到位,每个环节都有学生积极的参与,那么,我们的教学也就有所成效了。 学生的学法改革,主要是从积极参与、主动参与教学的角度下功夫。这要与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相对应。学生要积极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通过讨论、演讲、小论文、学习笔记等过程,逐步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 考核方法的改革与是相对于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改革提出的。主要是从原来的以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方法,改为全过程的多样化多角度的考核,然后再评出综合成绩的方法。我们可以给每个学生建立一个学习档案,在这个档案中规定多种指标,如讨论发言、演讲、小论文、学习笔记、调查报告、小测验等等,每一个指标都是他自己课程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部分,然后合成起来得出学生的总评成绩。考核方法改革总的指导思想就是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当然闭卷考试暂时不能完全取消,但是,未必要每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都采取闭卷考试。我们已经拟定本学期期末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课程中试行开卷考试。同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采取闭卷考试的课程,试题题型和参考答案的设计也尽量注重开放性和灵活性,给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展开发挥留下一定空间。 总之,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无非就是要在机制上提高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积极性,真正去学习一门课程,让学生真正走出“平时不学习,期末突击背,考后忘记光”的误圈。 (二)关于实践教学 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体现其价值。实践教学,大家都在讲,也做了一些工作。但并不见得有多大效果。问题在哪里?一是实践教学的理解不准确,很多人认为实践教学只有参观考察的方式。二是实践教学的目的并不明确。有的是为了实践而实践,带着一帮学生出去转了一圈就算完成,而没有真正解决这一实践活动要达到的目的。这是一些常见的情况。就我校的情况,我们建议从几个方面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 1、组织一些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的相对固定的全校性的实践活动。如2003年、2004年我们组织的两届主题读书活动,是一个很好的举措。 2、组织一些全校性的专题报告(讲座)。可以邀请市级党政领导或在经济社会改革第一线工作的比较有成就的社会知名人士,给大学生作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专题报告或讲座。这些讲座会很受学生欢迎。 3、与地方合作,建设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实践教学基地。 4、奖励性的参观实践活动。这也是一些学校的成功尝试,就是作为一种奖励,学校利用假期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好的同学到一些地方进行有意义的参观考察活动,以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 搞好 “05方案”试点工作,既是巨大挑战,也是重要机遇。作为方本科院校,我们与本省另外三所试点高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是,我们相信,在学校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试点工作搞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